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海南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调查研究

张建民:适应机构改革职能转型新形势新要求 推进中央财政监管事业新作为新发展

财政部海南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建民

 

中央编办33号文件对财政部各地监管局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就监管局设立后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出明确要求。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同志在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更名设立大会上指出,各地监管局要深刻把握“三定”规定明确的职能内涵,切实转变工作重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大政方针和财政部党组决策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全局和长远,准确把握职能定位,推进财政监管工作取得新发展。

一、坚持思想引领提高认识,适应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新形势

(一)深切领会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新精神,提高对财政监管机构改革的思想认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财政职能是党和国家机构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名设立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是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需要,是加快财政改革、推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需要,是促进财政监管提质增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对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切领会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的战略考量,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场深刻变革,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深入贯彻财政部党组决策部署新布局,适应财政改革发展稳固需要。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世情、国情、党情、财情发生着深刻变化,财政改革发展稳固面临新形势。刘昆部长强调,各地监管局要严格遵循“三定”规定,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厘清职责边界“三条纪律”。我们要深入贯彻财政部党组决策部署安排,统一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适应财政改革发展稳固需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全面融入财政主体业务,充分发挥派驻优势,为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三)深刻把握监管局职责定位新要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财政部门新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也给财政监管工作带来新机遇新挑战。“三定”规定明确监管局八个方面工作职责,为财政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我们要深入领会职能转变新要求和刘昆部长提出的“三条纪律”要求,积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有效履行财政监管职责,努力在深化财税改革、强化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

二、坚持政治统领提高站位,适应政治机关忠诚担当使命新要求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三定”规定强调“党对财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核心原则。刘昆部长指出:“财政部各地监管局首先是政治机关,监管局干部首先是政治干部”。我们要牢牢把握监管局的政治属性,把讲政治作为做好财政监管工作第一要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纲带目整体推进监管局全面建设。当前,要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干部职工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

(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做好财政监管工作,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提高政治觉悟,增强大局观念,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大局上谋划、部署、推进工作,切实做到不仅“有财有政”,而且更加突出“政”,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财政部党组决策部署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障。

(三)把准政治方向,贯彻决策部署。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所有的业务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必须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表率,牢记政治使命、政治责任,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落实落细。要全面履行工作职责,抓好事关全局的财政监管重点任务,围绕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拿出破解焦点难题、谋划转型深化、提高质量成效的实招、硬招,确保财政部党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三、坚持强化素质能力建设,锻造能担重任的财政监管专业队伍

全方位、立体式加强干部队伍综合履职能力建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适应新职能、新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财政监管干部队伍,是更好履行中央财政监管职责、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坚强保证。

(一)增强专业素质能力。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注重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财政监管工作涉及面广层多,政策性专业性强,机构改革职责转型深化对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结合新的职能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拓宽渠道、多开途径、创新方法,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熟悉把握财税改革决策和财税政策精神,熟练掌握财政、税收、会计等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和履职本领。

(二)深化依法履职能力。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财政部门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我们必须适应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理财新要求,加强依法履职能力建设,以法治思维、法治精神和法治方式推进财政监管工作。“三定”规定属于党内法规,具有法定的严肃性,也是监管局履行职责的根本遵循。要全面准确把握“三定”规定的职责“边界”,恪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在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依据授权开展工作。要加强对预算法、税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系统深入学习,学懂弄通、熟练运用,提高财政监管执法水平。

(三)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搞好沟通协调是理顺工作关系、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财政监管局业务类型多、涉及范围广,需要加强与财政部、地方党委政府等领导部门的请示汇报,与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地方财政等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与相关行业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的联系联络,很多工作还直接面向社会民众。必须注重协调能力培养,能做耐心细致的沟通工作,善于组织发动、宣传号召、上下联络、内外协调,统筹谋划、有条不紊、有序推进工作。

(四)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探索运用网络信息、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武装财政监管手段。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加强数据信息运用分析,掌握专项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风险管控系统等应用,加大监管技术支撑,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

(五)强化文字驾驭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是一个干部的必备本领。邓小平同志建国初期号召:“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财政监管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是连结中央财政与地方的“桥梁”、“纽带”,需要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对外互动。必须高度重视文字驾驭能力培养,把文章写好。只有努力掌握写作要领,提高写作水平,才能精准、精辟、精深地反映情况、分析问题、表达观点、提出建议,提高履职成效。

四、坚持强化纪律作风建设,锻造忠诚干净的财政执法刚强队伍

(一)要有严肃严明的纪律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保障队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搞好财政监管执法,必须着力严明纪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增强干部队伍纪律意识、纪律观念,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自觉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敢担当,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提升攻坚克难监管力。

(二)要有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做好财政监管工作,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确保党中央财经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结合职能转型、职责深化新要求,从实际出发谋划制定财政监管目标思路,符合科学精神、符合财政实际、符合客观规律。要聚焦财政监管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抓落实、促发展,确保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出实招、在谋事创业上展实效。

(三)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财政监管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关系到国家重大财税政策有效落实,与民生福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必须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我们做审核、抓调研、搞检查、写报告等,都要坚持严字当头、精雕细琢,于细微处见功夫,在细节上求质量,做到情况全面掌握、问题摸清搞透、分析深入精准、对策针对有效,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

(四)要有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财政监管工作责任重大,“人少事多”矛盾十分突出,机构改革后,贯彻落实党中央财经工作大政方针使命更光荣,承担中央部门预算、财政收支和地方政府债务、财政运行等监管任务更繁重。必须加强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好、挖掘好、利用好人力资源潜力、潜能,人尽其才、群策群力,集聚能量、凝聚力量,促进发展。

(五)要有廉洁自律的底线坚守。公生明,廉生威。作为财政监管执法机关,加强廉政建设一刻不能松懈。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财政部门廉洁从政纪律制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确保党风廉政工作高标准开展。要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始终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防风险,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干净做事,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五、坚持质量导向健全运行管控,夯实财政监管工作基础保障

(一)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运行。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科学规范的制度和机制是推进财政监管事业高标准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打好立稳财政监管的制度框架,全面清理规范现行制度办法,及时修订或废止与新监管职能不相符、不相容的规章制度,消除转型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填补履行职能的制度空白,制定成体系的制度规章,明确内部工作程序,规范监管工作流程,细化执行操作办法,夯实财政监管工作制度基础,确保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强化内控管理,防范监管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是有效防范财政监管业务和廉政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的需要。要根据监管局内控管理架构,落实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内控要求,突出节点控制,体现制衡理念,全面排查风险,完善防控措施,使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认真贯彻财政部党组“把内控作为党建的重要配套措施”要求,把内控和党建、业务、廉政、作风建设有机结合,将内控执行结果与干部考核挂钩,确保内控措施有效落实,实现内控工作由“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

(三)完善基础设施,搭好发展平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确保财政监管工作规范健康运行,必须完善基础保障、搭好发展平台、厚植发展沃土。要按照“三定”规定和监管局具体工作职责要求,厘清职能定位,明晰职责权限,优化内设机构职能配置和人员结构,筑牢长远发展基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健全党的领导机制建设,统筹抓好人事财务、信息宣传、保密档案等基础工作。积极推进监管局与财政部主体业务系统全面贯通、与地方财政等部门信息系统开放共享,强化信息化支撑,提升财政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六、坚持创新驱动改进方式方法,探索把握财政监管工作规律

(一)把握财政监管工作规律,推进“理论创新”。财政部派出机构从中企处、专员办到监管局,经历30多年发展,在推动财政改革、维护财经秩序、助力发展大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推动新时代财政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前行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要总结提炼历史经验、把握财政监管客观规律,结合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实现新的更大跨越。机构改革后,监管局被赋予更加重要的政治职能和更加厚实的监管职责。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新形势,坚持继承与发扬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把握新情况、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财政监管迈出新步伐、走出新路子。

(二)提高财政监管工作效率,推进“方法创新”。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新形势下,财政监管工作必须想新办法、有新措施,推进方法创新。要综合运用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函询函查与约谈提醒、调查研究与绩效评价、动态监控与点对点督查等有效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推进对外联动协作,完善与审计、金融、地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加强与高校、智库、专业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专家资源库、联合调研机制,拓展智力支持。有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调动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财政监管,把握正确方向,解决专业难题。加强监管成果利用,通过监管数据分析、查处案例剖析、调研课题攻关、专题信息参考等,把强化监管、查处违规、形成震慑与促进发展、规范管理、完善政策结合起来,提升工作层次,扩大监管成效。

(三)发挥职能优势服务大局,推进“服务创新”。要充分发挥就地就近优势,紧密结合派驻当地实际,在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谋创新、求突破。要努力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地生根,促进全面、规范、高效落实中央财经决策部署,反映政策执行、改革发展的问题和建议,服务和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精准发力,结合地方实际开展特色监管服务,加强对属地经济形势和财政运行状况的调研、分析、监控,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助力推动解决当地发展的“痛点”、“难点”,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水平,以新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19年09月03日